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第二十五章
3228.本章论述了基土拉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以及以实玛利的儿子,经上提到了他们的名字;之后论述了以撒和利百加,也就是他们生了以扫和雅各;最后论述了以扫因为一碗扁豆汤而卖了自己的长子名分。谁都能看出这些细节具有这种性质:它们对呈现那个时代的教会史来说,是有用处的,但对属灵生命来说,几乎没什么用处;然而,圣言却是为属灵生命而存在的。知道谁是基土拉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谁是以实玛利的儿子;以及以扫因打猎而疲惫不堪,渴求扁豆汤,而雅各却趁机精明地用扁豆汤换取了长子名分,对人有什么益处呢?下一章同样如此;在那里,经上说,亚米比勒的牧人与以撒的牧人因他们所挖的井而起了争竞,这跟以前他们与亚伯拉罕的牧人起争竞几乎是一样的(创世记21章)。此外,有些地方只列举了一些名字,如36章列举了以扫的后代;其它章节也一样。作为历史,它们包含如此之少的神性,以至于你决不会说,圣言在每个词,甚至一点一划上都是神启的,也就是说,圣言是从主经由天堂被送到写它的人那里的。因为凡从主那里被送下来的,在每一个部分上都是神性。因此,它里面的历史不是神性,因为它记载的是人类行为,除非它凭深藏在它里面的内容而为神性,这内容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部分上,都与主及其国度有关。圣言的历史与全世界其它所有历史都截然不同,并远远胜过它们,因为圣言的历史包含这种内容在里面。
598.“在耶和华眼中蒙恩”表示主预见人类能以这种方式得救。主的怜悯包含并关注整个人类的拯救;祂的恩典也是如此,故所表示的是人类的拯救。“挪亚”不仅表示一个新教会,还表示该教会的信,这信是仁之信。主因此预见到,人类可以通过仁之信得救。这信容后再述。
然而,在圣言中,怜悯和恩典是有区别的;事实上,这种区别取决于它们的接受者之间的区别。怜悯适用于属天人,而恩典适用于属灵人,因为属天人只承认怜悯,而属灵人几乎只承认恩典。属天人不知道什么叫恩典,而属灵人则几乎不知道什么叫怜悯,因为他们将怜悯和恩典混为一谈。两者如此不同的原因来自各自的谦卑;内心谦卑的人乞求主的怜悯,而头脑(或思维)谦卑的人寻求主的恩典。后者若乞求怜悯,要么在试探的状态下乞求,要么只是口头上,而非发自内心乞求。由于被称为“挪亚”的这个新教会不是属天的,而是属灵的,所以经上说在耶和华眼中“蒙恩”,而不是蒙“怜悯”。
在圣言中,怜悯和恩典是有区别的,这一点从提到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的许多地方(如诗篇103:8; 111:4; 145:8; 约珥书2:13)明显看出来。其它地方也作了这种区分,如耶利米书:
耶和华如此说,脱离剑的百姓在旷野蒙恩典,就在我使以色列享安息的时候。耶和华从远方向我显现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怜悯吸引你。(耶利米书31:2-3)
此处“恩典”与属灵之物有关,“怜悯”与属天之物有关。以赛亚书:
因此,耶和华必然等候,要赐你们恩典;因此,祂必然举高自己,好怜悯你们。(以赛亚书30:18)
此处“恩典”同样与属灵之物有关,“怜悯”则与属天之物有关。所以在创世记后面的章节,罗得对天使说:
看哪,你仆人已经在你眼中蒙恩,你又加大你向我所显的怜悯,使我的灵魂存活。(创世记19:19)
“恩典”与属于信或理解力的属灵事物有关,这一点在此处也是很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他“已经在你眼中蒙恩”(创世记6:8);“怜悯”与属于爱或意愿的属天事物有关,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即:经上说天使“加大怜悯”,“使灵魂得以存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